2018年10月31日(星期三)下午一点,日语系校庆67周年学术报告活动汇报在太阳成集团tyc7111cc319会议室顺利举行。本次报告主讲人为潘世圣老师和唐权老师。日语系本科生、研究生及日语系部分老师参加了本次报告。报告活动由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日语系尹松老师主持。
首先进行学术报告的是潘世圣老师,报告题目为“嘉纳治五郎与近代中国”。本次报告中,潘世圣老师围绕着2017年的重大发现——冰心《春水》手稿重见天日,以周作人和滨一卫的故事为线索,生动地讲述了手稿的发现历程。
周作人,我国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鲁迅(周树人)之弟,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、翻译家、思想家,早年有留日经历,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任职。与日本籍妻子育有一子二女。其子周丰一于日本就读高中时结识了滨一卫。滨一卫,祖籍日本冈山县,1933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中国文学专业,大学期间结识周丰一后来往密切。1934年至1936年间,滨一卫赴北平留学,常住周家,与周作人交往诸多,结下终生友谊。周作人曾赠与滨一卫四幅字画,后又赠与其冰心《春水》手稿。
1984年滨一卫病逝后,其后人将他的诸多收藏捐给了他曾任教的九州大学,并于1987年设立“滨文库”。冰心的手稿也在捐赠资料中。由于不了解手稿价值,图书馆管理员将手稿分入了“古典”类别,于是这份珍贵的资料便“消失”了几十年。直到2016年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发表了《1939年周作人日记》,其中10月5日记载道“下午又整理旧报。得《春水》原稿,拟订以赠滨君。”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中里见敬通过这些蛛丝马迹,翻检排查“滨文库”的文献资料。终于在2017年,在日本九州大学图书馆“滨文库”中,“消失”已久的冰心《春水》手稿重见天日。
冰心《春水》手稿分为:封面1页、周作人题记1页、自序1页、诗作正文115页。手稿以毛笔小楷竖行单面誊写于白纸,字迹清秀雅致,运笔流畅。手稿由周作人线装成册,保存状态十分良好。《春水》出版于1923年5月,手稿一直保存在丛书主编周作人家中,直到1939年10月5日,周作人整理书斋,拾掇出千余斤文稿,其中便包括《春水》原稿。周作人于10月7日添与题记,又精心装订后,于10月8日投递邮寄给滨一卫。这其中过程,在日记中均有记载。
在潘世圣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,这段传奇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而《春水》手稿重新面世,也将成为冰芯研究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珍贵材料。这个发现是意义非凡的。同时,本次发现也源于中日两国学者间积极的相互交流,这为今后的中日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案例。
接下来进行学术报告的是唐权老师,报告题目为“近世中国与日本的知识往还”。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。
第一部分为倭语与曹寅《日本灯词》的研究。唐权老师提出了“大米米乌耶奇”这句咋看匪夷所思的“倭语”句子,并以《日本灯词》、《日本寄语》等作品解释了“倭语”的形成和使用。《日本寄语》是中世时期,中国人学习日语使用的材料,其中可以寻找到当时中国宁波方言与日本九州地区方言的影子,成为日语语言研究的材料。《日本灯词》是曹寅创作于康熙年间的杂剧,由单纯表示读音的汉字写成,唐权老师将之成为“倭语”之戏。本部分主要探索了传统中国社会中的“日本”。
第二部分为【白幡共同研究】(2003—2009)对名所图会(即绘图城市指南)的研究。《都名所图会》于安永九年(1780年)刊,记载了日本京都各名胜古迹,继承了初期的《名所记》的传统,是最早的一部名所图会。《上海繁昌记》 于1878年刊,原名《沪游杂记》,以文字为主。另外,唐权老师还介绍了书籍流通史的相关研究,如1870至1880年代,日本的书籍大量涌入中国。本部分主要解释了文化的双向传播。研究文化传播时,人们往往着眼于某一时期更加繁盛的A文化对B文化的影响,却忽略了该时期B文化也在影响A文化。这为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良好的范式。
第三部分为【井上共同研究】(2004—2010)有关“倭妇不淫不妒”——中华文人的日本风俗观察小史,及有关通俗性科学的研究。本部分主要讲述了明治时期日本《造化机论》在中国的传播。如1900年中国人借鉴《造化机论》编纂了《吾妻镜》一书。在本部分中,唐权老师构建了一个“西方—日本—中国”的三角情境下的知识旅行。
唐权老师所讲述的三部分内容,主要围绕着中日两国间的知识往还展开,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新范式的摸索。
在提问环节中,同学们积极思考、踊跃提问,现场气氛十分活跃。一位本科一年级的同学提出了“《红楼梦》中是否出现了日本的东西”等精彩问题,并得到了老师们的专业回答。有关名所图会常常采取鸟瞰图是否是登高所作一问,唐权老师回答:“日本在18世纪后流行使用鸟瞰图,但实际上他们主要是依靠想象。”对于“周作人赠与滨一卫的手稿价值”一问,潘世圣老师提到,日本人对于文献资料的纯粹态度值得我们学习。本次报告会中,同学们和老师们都获益匪浅。而本次报告会也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顺利进行,在大家经久不衰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
(撰稿:李佳琦;摄影:朱毅 李佳琦)